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從孩子身上 我看到人的無限可能

有朋友問我說:「上你的部落格,都沒有任何文章的更新,你最近有帶工作坊,有接案嘛?」

這一兩年來,我仍然持續的接案,持續的開工作坊,但我讓在部落格上的書寫停止了下來,只因為在停筆之前,我回顧了所有寫過的文章,覺察到自己在文章裡頭,那一直冒頭,很想要大家「看我!看我!」的自大自卑情節。於是,我停筆,直到我可以實實在在地沒有為自己而寫,沒有為那世間的幻象而活。現在,依舊活在幻象中,但可以自由的來去,挺好,也挺不好的。

我很喜歡這個充滿悲觀離合的人世間。這些苦痛,襯托出平安; 這些混亂,襯托出愛的堅持。繼續待在這裡,挺好的,也挺不好的。

下週末,要去跟一群寄養家庭的父母說說話,聊聊孩子,聊聊如何在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裡,扎好馬步。在翻找曾寫過的文章裡頭,找到了以前寫過的文章。

我的個案們,總是把我的頭腦擊昏,讓我在無常中,瞥見永恆。

與你們分享。


在關係裡重建愛,在愛裡擴展關係
~從依附關係理論深入機構兒童的內心世界

            載於高雄市學生心理諮商中心舉辦之「機構內安置學童輔導工作研討會」手冊,2011.

  曾經,有一個四十多歲的成年女性跟我說她的故事。她從小就被丟棄在垃圾堆裡,在某個寄養機構裡長大。到20歲那一年,許多人都在談情說愛的那一年,她遇見了她的老公。對於要進入一段關係,她是充滿害怕與不安的,於是,她向她未來的老公說:「會失敗的,會失敗的!」她老公笑著回應她:「會成功的!會成功的!」就這樣,在她老公的堅定下,她進入了一段關係裡。

  在走入婚姻的二十幾年裡,她無時無刻不感到孤單,想要離婚的念頭從結婚的那一刻起,便不斷地向她老公提起,而她老公總是回應:「我們可以的!我愛妳。」然而,這種從有記憶以來便覺得自己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找不到自己歸屬之地的孤單與失落,一直縈繞在她的生活裡,無法散去。

  直到,在一次的冥想治療裡,她憶起了那個被丟在垃圾桶的棄嬰畫面,那個畫面讓她的心,好痛、好痛。她邊哭邊說,雖然好痛好痛,但我發現到原來自己不管在多惡劣的環境裡,都可以活得下去,即使處在一個惡臭沖天的垃圾桶裡。我凝視著她,說著:「是啊!這是一股好大的內在力量,無論在哪裡,妳都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一個在垃圾堆裡的棄嬰,會被人發現,會開始成長,活到現在,一定不是偶然,我相信老天爺一定有在幫忙,老天爺在幫忙一個孩子長大,幫助她進入親密關係裡,幫助她成為母親,傳遞生命。如果不是老天爺的陪伴,她怎麼可能活到現在?怎麼可能會遇見一個常常遭受威脅,但仍堅定不移的老公?」她看著我,哭泣的眼淚逐漸開展為新月般的微笑,她說:「是啊!我一點都不孤單,老天爺一直在陪著我,在天上的祂不離不棄,在地上的老公也是如此。」

與孤單畫面握手言和的她,全身散發著光芒,在那個當下,感恩與平靜流動在我們的關係場域裡。
                         ~紗娃的諮商覺察日誌

在處理苦痛的經驗時,要記得這個人的喜悅、資源、力量,也是同等重要的。事實上,問題產生的ㄧ個根本原因是,當一個人痛苦時,他會忘記生命裡的其他面向。  
                        Gilligan, 1997/2006


  當大多數的孩子在享有一對一親密陪伴時,感受到主要照顧者(父母或親人)的愛與溫暖回應時,機構兒童的孩子們便可能已經有輾轉地流離在寄養家庭與機構,經歷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斷裂,並開始與其他孩子一同分享機構的愛之經驗。因此,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會從依附關係理論開始談起,慢慢地進入機構兒童的內心世界,聆聽她們內在的創傷。最後,文章的重點則是會回到有可能會與機構兒童相遇的我們,談談當愛流動在自己與機構兒童的相處中,原本就深藏在機構兒童心中的愛,就會如其所是的發芽與發光。

依附關係,是可以重建的
     
       人類生命早期與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關係,是人得以生存下來的最重要依靠。在1970年代,Ainsworth (引自Papalia, Olds, & Feldman, 2001/2004)就曾表示「嬰兒依附母親是人類得以生存的關鍵。」(p. 298)因此,若這份關係提供了愛與照顧,能回應嬰幼兒的生存與情緒需求,則就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人在乎,被人放在心上,且能從照顧者的回應中,發展出對於自己是誰的清楚意識。相反地,若這份依附關係裡所提供的是忽略與不信任的品質,則會讓孩子對於生存充滿焦慮、不安,對於關係充滿了痛苦與糾結的情緒。在陌生環境實驗中,研究者更進一步發展出兒童四種基本的依附模式。

  這四種兒童依附模式分別為安全迴避矛盾混亂依附模式。照顧者對於嬰幼兒尋求連結的要求很敏感,能夠有效地回應個體的需求,則會讓個體發展出安全的依附模式。我曾經跟一位著名的親子諮商專家,與他們一家子同住八天。我很少在我服務的兒童眼神中看到那時時刻刻、閃閃發光的光芒,那歡欣喜悅的能量,但在那諮商老師的10歲兒子身上,我親身見證到當父母能夠讓孩子感到自己是有價值與有能力時,孩子的眼神會是時時明亮如小太陽,胸懷刻刻如開放的大海。也就是說,有安全依附模式的孩子是能夠充分地發揮自己智力的潛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夠調節自己的情緒,並能夠體會別人的感受,發展出同理心;但是,迴避依附模式的兒童通常是經歷到照顧者對於他的生存與情緒訊息毫不敏感,且也不會可靠地回應,甚至是會刻意忽略訊息,對他經歷到的壓力蠻不在乎。在這種靠別人還不如靠自己的人際關係模式下,會讓孩子形成一個我是孤單的,我只能靠自己的中心思想,並學會盡量不啟動依附迴路。為了避免自己感受到缺乏情感連結的痛苦和渴望,迴避依附模式的兒童會進而對人際產生了排拒的心理,形成僵化的人際界線,在情感表達上也較為侷限,常被同儕描述為冷漠、自我中心、愛控制人與不討人喜歡;而矛盾依附模式的兒童則是經驗到照顧者有時會細心與敏銳地回應兒童的需求,有時則又冷漠對待,且照顧者有時會出現侵擾其正常生活的行為。照顧者反覆無常的對待會讓矛盾依附模式的孩童,其依附模式被過度地激發,對於依附顯露強烈的焦慮與不安全感,其人生的中心思想就是:我需要別人,但我無法依靠別人。矛盾依附模式兒童會因為無法在照顧者眼中清楚地看到自己,因而形成了混亂的自我意識,甚至會與照顧者形成情緒糾纏,與照顧者的自我認同或者是情感連結在一起,無法分化成獨立的個體,總是在分化與連結之間不斷地拉扯,難以達到平衡;若照顧者極度缺乏對孩子狀況的敏感度,或孩子是處於高危險群家庭,很害怕父母,則會讓孩子形成混亂依附模式。
   
        安全、迴避與矛盾依附模式的孩子都可以根據敏感的、或冷淡的、或反覆不定的照顧者,來發展出規律的應對策略,然而混亂依附模式的兒童會因為找不到任何有效的方式來應付照顧者,他的依附策略會因而崩盤,無法與他人建立連結,也難以調整自己的情緒,還有可能會出現解離的症狀,並在經歷創傷事件後,會有很高的比率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由於混亂依附模式的兒童,其自我概念也會分裂破碎,因此形成的中心思想通常是:有時候我會四分五裂,所以我不能依靠我自己(Siegel, 2010/2010)。從以上這四種的兒童依附模式,我們可以發現到在生命初期,能夠感受到別人把我放在心裡,而我也能夠感受到別人感覺的良好依附關係,對於兒童的自我發展來說,是生存與自我實現的基石。若早期的依附關係並非良善,則是孩童與愛相遇,重新修復與建立自我的旅程開端。

  對於一個從小便經歷關係嚴重撕裂的機構兒童來說,關係的重建是困難與重要的。在依附關係的諸多研究中,我們發現生命早期的人際關係不僅會影響到兒童的情緒、社會與認知發展,也會決定我們如何與人建立關係、如何描述自己,如何定出自己的人生腳本基調。
  
  我還記得我跟十歲的小初第一次諮商時的對話。她斜著眼,態度冷漠地對我說:「妳就叫我怪獸,因為我很危險,還會攻擊人。」在這一次的諮商的前半部過程裡,她皆是全程背對著我,每拿起一個玩具,便嫌棄一個玩具,她碰過的數十個玩具,都被她嫌棄地一無是處。直到,她確認我沒有討厭她的嫌棄,也沒有因為她的嫌棄而發火,她才開始與我進行互動遊戲五分鐘。五分鐘後,她再度自己玩單人玩具,直到諮商結束。
                        ~紗娃的諮商覺察日誌

  12歲的小愛告訴我,她在機構裡的生活。她說她們那一家的清潔工作幾乎都是她在做,因為她是一個灰姑娘,別人快樂,她就會快樂,她被欺負都沒有關係,只要有人陪。小愛最害怕孤單,為了不要孤單,想要有人陪,她會把對別人的生氣,壓抑住,結果出不去的憤怒,變成一把往內攻擊自己的刀,她的嘴唇與手指頭皆是她無意識撕裂出的傷痕,常常舊的傷口還沒有癒合,新的傷口就已出現。
                        ~紗娃的諮商覺察日誌

  透過小初對自己的形容,以及要透過不斷地測試,才能夠進行雙人互動的五分鐘遊戲,我們可以從中理解到對於一個從小便經歷顛沛流離,遭受拋棄與暴力行為的孩子,要發展出對自己與對這個世界的正向自我概念,以及要能夠與人一開始便和平地建立關係,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對小初來說,她就像個不停在冒火的小恐龍,她發出的火與她的身形一樣高,把她自己完全地包圍住。這樣一來,她就可以用火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讓隱藏在火焰下的眼淚,不被人看見;而在小愛的故事裡,要與自己建立良好關係,是困難的。她定義自己是一個灰姑娘,要經過不斷地被人傷害與自我犧牲之後,她才得已展開美好的未來。同樣都是在早期的依附關係裡有被忽略以及被責打的痛苦經驗,然而,為了要切斷和痛苦人際經驗的關係,小初用冷漠與攻擊的態度去避開過往痛苦人際經驗的可能重現,小愛則是把痛苦經驗視為是其自我生命認同的一部分,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與沒有價值的,並且內化這種無價值感為自傷自己的根據。難道小初與小愛的痛苦,就沒有轉化的餘地了嗎?值得慶幸的是,Dr. Plomin (2004)與諸多研究依附關係的學者,他們發現到依附模式是人類生活中少數幾個確定完全不受遺傳影響的面向之一(引自Siegel, 2010/2010),換言之,依附模式是確定可以改變與轉化的

  雖然早期主要照顧者的所作所為會對孩子的自我發展影響深遠,但只要孩子曾經體驗過「被某個生命中曾出現過的人,深深地放進心裡,享受被愛環繞著,與自己原來是重要與有價值的感受」,則就會在這樣的關係裡,重建孩子對愛的基石與希望。 
  
  我遇到了一個從不會主動說再見的孩子。每次當他走出諮商室與輔導室時,我觀察到他總是會在輔導主任或組長對他說:「要對老師說再見喔!」他才會轉身說再見,不帶任何笑容。他曾經在第五次諮商時,對我不經意地提過他收過的第一份禮物是如何在第一天就被機構內的其他兒童弄壞的經驗,這份敘述,我一直放在心裡;他也曾經在第八次諮商時,在諮商室內花了將近一半的時間尋找魔術方塊,這個舉動,我也放在心裡。在我們最後一次諮商的分離儀式中,我送了他一個被人弄壞還可以修理好的魔術方塊做為分離的禮物,他開心地玩了整節課,並教導我要如何完成一個完整的面,也興奮地告訴我,她想要學好之後去教別人,這是從一個過去只想要自己好,而認為別人不好的孩子口中說出來的話。在她最後一次走出輔導室的門口時,走廊上陽光四溢,她停住腳步,帶著輕盈的笑容,轉頭對我說:「拜拜!」
                          ~紗娃的諮商日誌
  
  小初對我說:機構是讓他感到幸福的地方,而機構內的生輔老師是愛他的人。在我們第十二次的會面裡,小初改變了他的自我內言,他用「我是一個聰明且幸運的人」,取代了他之前的自我概念-一個會攻擊與危險的人。
~紗娃的諮商日誌

  
我終於瞭解為什麼孩子們生活在一所兒童中心裡,仍然會如此快樂,而且對陌生人如此友善,原因很簡單,他們所接觸的人都是好人,他們知道,如果他們有什麼問題,我們這些人總會幫他們的忙。
                          ~李家同( 1995)

  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點燃心中愛之光的人,通常是我們的父母;對於一個早期依附關係不良的機構兒童而言,只要能夠在人生的旅途中,跟某個老師、某個生輔老師、某個志工、某個諮商師或某個朋友有堅實與溫暖的關係,則他就可以在這樣的關係裡,開始對自己有清楚地覺察,建立與自己的良好關係。而孩子就會從這樣的關係裡,點燃心中的愛,並用愛去擴展生命中的多方人際關係,學會用愛去灌溉關係的品質,滋養出豐富與有意義的人生。

參考書目:
李家同 (1995)讓高牆倒下吧。台北:聯經。
Gilligan, S. (1997). The courage to love. 蕭德蘭等人(2006)。愛與生存的勇氣-
  自我關係療法的詮釋與運用。台北:生命潛能。
Papalia, D. E., Olds, S. W., & Feldman R. D. (2001). Human development. 張慧芝
  (2004)。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台北:桂冠。
Siegel, D. (2010). Mindsight: The new science of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李淑珺
  (2010)。第七感:自我蛻變的新科學。台北:時報。